邓晓峰解读当前市场结构性机会
来源:高毅资产作者:高毅资产首席投资官 邓晓峰
创建时间:Wed Dec 09 00:00:00 CST 2015
【摘要】
邓晓峰当前主要判断:
牛市已经过去了,必须降低回报率的预期。但持续双降带来的流动性宽裕仍在,同时股市之外的其他资产回报率降低,使得这个市场又有阶段性和结构性的机会。
邓晓峰当前行业选择:
稳健型机会
价值型公司:金融、地产、电力、消费品(食品饮料、白酒、汽车、家电)、医药
整合型机会
行业整合,内部结构调整,存量中找增量
高景气行业及增长型机会
养殖、航空、传媒、新能源汽车等
Q&A
问:您当前的行业配置是怎么选择的,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吗?
邓晓峰:我们大部分的配置并不是市场目前的热点。组合在消费品行业的投资相对多一些,其中包括食品饮料、白酒、以及家电汽车等耐用消费品公司。保险、银行、地产、电力等低估值行业的优势企业我们也有配置。另外就是业绩增速比较明显的行业,比如养殖、传媒、新能源汽车等。
之后的配置大体上会呈现一个哑铃型的结构。一类是偏价值型的公司,他们经过了压力测试,绝对下跌的空间较小,盈利比较稳定,明年这类公司有希望达到10%-20%的绝对回报。另一类是成长型公司当中增长明确、成长性强、我认为安全边际比较高的,这类公司也会配一些。
问:成长性行业如果细分一下,您比较看好哪些呢?
邓晓峰:国内大多数成长性行业其实都是阶段性、主题型行业,增速本身质量不高,持续性也不一定强,从商业模式来看也不一定值这么高估值。我会比较青睐内生的增长比较明确、商业模式清晰、管理层做实事而有坚持的公司。对成长型行业,风险控制,选择合适的性价比很重要,从历史的经验来看,整个投资周期下来,机构投资者反而容易在明星行业、明星公司上面亏钱。
问:上半年很火的互联网+等主题,会在接下来有什么表现?
邓晓峰:互联网+的大主题阶段已经过去了。市场对一种潮流,从刚开始的怀疑和犹豫,到逐步认同,再到全社会高度一致、充分发酵的状态,最终到面对现实、不达预期、幻想破灭这个过程已经很充分,走完了。最根本的问题是从商业逻辑和模式上,许多故事并不可行。时间是它们的敌人。社会正在冷静下来实践可行、可持续的模式。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,市场上绝大多数故事正在被时间所证伪。如果未来还按这个路径去操作、效果肯定会递减。
整体来讲,互联网的增长正在放慢。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红利正在衰竭,O2O简单粗暴烧钱的模式已告一段落。大的合并不断发生,年初的滴滴快的、最近的美团和点评、携程去哪儿合并,或者是由于商业模式本身的缺陷,或者是行业需要从存量中创造增量,从结构调整中实现价值。业界正在从烧钱模式走向理性模式。在这样一种环境下,单纯的故事已经无法激发起市场的热情和盲从。我认为,互联网主题重新在国内市场凝聚的共识,可能需要等到战略新兴板开张、等到这一类优质的大型公司回到国内之后才有可能,在这之前只能是阶段性反弹。
问:您如何看汽车和新能源行业?
邓晓峰:国内汽车行业的增速降下来是无法避免的。但同时,合资企业主导的行业还维持着比较好竞争结构和盈利状况,在短期内不会有太大改变,只不过各家不同的车系之间会有一个此起彼伏的过程。
新能源汽车是非常重要的方向。汽车行业已经达成高度共识,电力驱动逐渐取代传统的内燃机驱动不可阻挡,中间通过插电混合动力的方式实现过渡,等待电池产业的进步和成熟。产业链巨变即将发生。由于汽车本身是传统行业中除了住房之外的第一大行业,比TMT行业还大,因此新能源汽车很容易孕育出大公司。从目前的产业发展来看,它还不够成熟,电池成本太高。但是,政府为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补贴政策,很可能导致行业在两三年畸形发展甚至过热。竞争和搏杀会非常激烈,剩下大批的失败者和少数的赢家。十年之后汽车行业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,到时蛋糕重新划分,又会有很多公司可以出来,就像过去诺基亚两千亿的市值没了,黑莓七百亿的市值没了,转到了别的智能手机上来。所以这个行业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,值得持续的关注。同时这也是市场上一个可以凝聚全社会共识的行业。方向已确定,过程还有波折。
问:您对白酒和乳品行业怎么看?
邓晓峰:白酒行业毫无疑问已经见底了,对各个细分品类的龙头公司来说都已经见底了。今年熊市造成的财富毁灭效应对这个行业还是有影响的,尤其是高端产品。未来行业会走一个慢慢提高集中度的过程。不是总量增长,而是在行业调整过程中走出来的、具备竞争优势的全国性公司慢慢做大单品、提高份额的过程。这个行业的回报率还是比较稳定,好公司做个百分之十几的增长还是可以实现的。
乳品行业的问题在于在总量不增长的情况下,产品升级导致很多公司老产品下滑很快,新品比如常温酸奶的增长被弥补老产品比如白奶的下降所抵消,收入增长的压力巨大。这些龙头公司这几年还是处于一个产品结构转换的调整过程当中。
问:提到大股东减持,有观点认为股东越减持就越没有动力去释放利润了,您怎么看?
邓晓峰:我相信在国内的市场上真正藏利润的公司是少数,努力做利润的公司是多数。相当多的对赌协议实现是存在不确定的,尤其是在目前困难的经济环境之下。这么大的股灾对经济毫无疑问是有影响,许多上市公司经营压力还是比较大的。从创业板和中小板公司上市的统计来看,小公司上市两三年之后,如果不做外延式收购,业绩增长是很难看的。
问:您从公募到私募不一样的平台,投资风格会改变吗?我们知道高毅是一个吸引了很多大牛级人物、十年以上基金经理的平台,您在公募时候管理着双百亿基金也是非常罕见的受重视,是什么样的因素吸引您到高毅这个私募平台来的呢?
邓晓峰:我的投资方法不会改变,过去的策略是经过了十年验证的,既适合管理大资金,也适合管理中型或小型基金,而且私募投资更为灵活。从我们追求绝对收益的角度,我会更加注重控制风险和波动。
高毅这个平台很像一个“明星基金经理俱乐部”,邱总(注:高毅资产董事长邱国鹭,原南方基金投资总监)是比较偏向价值的,我们团队里面也有不同风格的,比如孙庆瑞(注:高毅资产董事总经理,原中银基金权益投资总监)就比较偏向市场,善于把握大的主题与成长。我觉得我们可以“和而不同”共同去探讨,使自己不至于太多的盲点,强化、或者优化自己擅长的投资部分。然后,听听别人的,这个会有好处。
另外,我们这个平台的研究团队比较强,研究员有十几人,大多数来自一线基金公司,内部研究可以做得比较深入。我们同样借助外部的研究资源,实现广度和广泛的覆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