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奔私”邓晓峰分享“九年十倍230亿”秘诀
来源:上海证券报作者:陈俊岭
创建时间:Mon Mar 30 00:00:00 CST 2015
继王亚伟、王茹远等明星基金经理下海投奔私募后,又一位公募基金经理邓晓峰加入“奔私”行列。去年12月,邓晓峰从博时基金离任,近期传闻他将加盟邱国鹭打造的平台型私募基金高毅资产。
从当时接手社保时的十几个亿,到去年接近180个亿,9年涨了10倍,年化收益率29%,社保组合和博时主题行业基金合计净收益超过230亿元;从没有管过基金的初学者,到经验比较丰富、收益率优秀的明星基金经理……上周,邓晓峰向上证报记者分享了他九年半公募基金投资历程。
“赚深入研究的钱”
过去九年,邓晓峰在社保基金总共投了近500只股票,加可转债加上新股接近700只,扣除新股77%盈利。此外,博时主题行业基金扣除新股买了近450只股票,其中盈利家数占比72%。从盈利的分布看,单个股票盈利1亿以上的比例占整体盈利80%。
“这是因为我们抓住了该抓住的基于基本面研究的收益,大部分盈利是在我们有把握的重点公司做出来的。”回顾过往的投资业绩,邓晓峰谦称自己也错过了很多机会,但总体来说,是一个成长的过程,把握住了一些机会。
在邓晓峰看来,如果一个行业有很大的利润空间,就不用担心企业有没有市场机会,他更愿意在公司表现出比较明显的投资机会之后再去做投资,所以总体上维持在比较高的成功率。这种公司分两类:重点把握的公司研究得比较透,能挣钱;在市场对其不太关注的时候打一些提前量,即好行业好公司的坏时刻。
从长期投资回报率看,白酒行业是很好的一个生意。2013年大多数公司调整幅度非常大。此时,很多公司现金流量很好,资产负债表也很强,只是短期内市场情绪特别极端,一个“落难公主”肯定有好的机会。
邓晓峰向记者透露,他们将基本面的跟踪研究作为投资的基础,并有一个200-300亿的股票池,会在价格合适时买入,价格越低买入的比例就越高。从长期来看,股价还是反映公司的盈利和增长,因此做得时间越长,覆盖面越大,已知公司越多,胜率的把握也比较高。
“赚反向投资的钱”
资本市场经常是无效的,但长期是有效的。作为主动投资的管理人,发现市场的无效性是获得超额收益的主要来源,而采用与大多数市场参与者不同的策略,长期持续获得超额收益的概率也会更高。
“过去近10年,我们在足够长的时间内,无与伦比的规模上,在中国这样一个公认投机主导的市场上,实现了卓越的回报,证明了我们投资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。”邓晓峰认为,这种低效的市场恰好是价值投资者的乐园。
在邓晓峰看来,中国市场是一个很极端的市场,市场整体效率偏低,为基本面投资创造了非常好的外部环境。可能非市场热点的公司基本面表现很好,但股价表现却很差,此时他们更愿意做一个比较大的投资。比如盈利较多的国投电力,它是市场上盈利最快的公司之一,但长期不被市场关注。
公告显示邓晓峰管的基金曾重仓过国投电力。国投电力从开始购入时的市值150亿元,最低跌到100亿元,去年市值到了700亿元。这让邓晓峰领悟到市场体现它的基本面确实需要时间,他要做的只是将企业基本面把握住,这样不管市场怎样变化,时间长了赢利是大概率事件。
对外界认为“价值投资”就是“长期持有”误解,邓晓峰称价值投资不是简单等同于长期持有。长期持有、换手率低是结果而不是目标。市场纠偏,改变其无效性需要时间,存在时间上的不确定性,当他们领先市场发现机会,等待市场回归时,需要有长期的准备,而对公司的客观评价是唯一原则。
谈及卖出纪律,邓晓峰认为,投资是一个闭环,需要不断回顾与评估,遵守卖出纪律。他制定的三条卖出纪律是:行业、公司的基本假设发生了变化;达到预期目标,风险收益不再合适;同类资产中有了风险收益比更合适的替换标的。
邓晓峰坦言他喜欢这个市场,因为研究确实有很高的价值,而在其中他可以简化自己的事情,只要能把握行业公司的基本面,找出有竞争实力的公司,有竞争优势的公司,就能持续的创造增长,创造价值。